2014年10月9日

昆山对外汉语培训学说相声成了解中国文化的捷径

发布日期:[2016-9-22] 来源:昆山朝日日语 浏览:1109次

每年春节结束,最有谈资的就是春晚了,今年的春晚格外新鲜,其中活跃着的一批洋面孔格外引人注目。他们奉献的节目大都带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,其中最典型的要数中国传统艺术形式——相声。随着全球掀起汉语热,来华留学生人数逐年增加,学相声的洋学生也越来越多。为什么这么多外国人青睐相声?


学相声 最“中国”


已有100多年历史的相声是一门语言艺术,它通过对汉语的巧妙运用而产生特殊的艺术感染力。在洋学生眼中,相声是“最中国”的艺术形式之一,因而对他们有着特殊的吸引力。


许多人都以为学相声的留学生个个嘴皮子利索,汉语水平高,其实并非如此。有的留学生来华不久,甚至连北京的东南西北还分不清,中文水平当然也十分有限,他们接触相声,为的就是能亲身体验最地道的中国文化。洋学生把学说相声当作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条捷径。


学相声 很有用


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,学相声可以帮助他们提高汉语水平,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
相声表演艺术家丁广泉是已故相声大师侯宝林的入室弟子,每周六在大学开设课堂,免费教授洋学生说相声,并已坚持多年,他也被誉为“京城洋教头”。在谈到学相声对洋弟子的帮助时,他说:“相声并不是简单的逗乐,它是汉语言和文化的一种表演形式。通过学习相声,洋学生了解到中国语言文化的独特魅力,这个过程会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益,并和中国建立永久的联系。 ”


学相声 能出名


目前,在国内荧屏和舞台上,活跃着一批外国人。他们的身份或是留学生,或是毕业留华发展的外国人,共同点是都学过相声。大山(加拿大)、莫大伟(美国)、大牛(英国)、捷盖(喀麦隆)、莫里斯(贝宁)……通过学习相声,拓宽了他们的职业道路,同时也为他们赢得了在中国的知名度。这些说相声的洋面孔,在中国成了“名人”。